湖北和湖南被“双标”了!
(资料图)
国家严控省会城市无序扩张,但长沙和武汉却变“大”了。
前不久,陕西省在专题会议上正式提出“西安—咸阳一体化”概念,西安想“借”咸阳再扩大的梦想,就算终结了。
而跟西安一样的,还有郑州和合肥,以及沈阳、南昌等省会。
为啥几乎各地都想推进强省会战略呢?
简单说,就是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,吸引企业、吸引人才、吸引资金。
但可惜的是,个别地区只做到了人口变多、土地变大,并没有相应的把经济变强,反而暴露出了更多“大城市病”,所以国家才出手及时控制省会城市扩张。
那在这种情况下,长沙和武汉为什么会变“大”呢?
很简单,通过交通实现曲线扩容。
前不久,湖南宣布省内首条跨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——长株潭西环线一期即将开通,相当于长沙将株洲和湘潭“并入”怀中。
武汉情况也差不多,今年2月份武汉透露会把地铁将延伸到黄石、黄冈、鄂州、咸宁、孝感、仙桃等6个城市。
通过“交通轨道”打破城市行政边界,实现一体化发展,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,对哪些人有利呢?
一是周边城市的打工人,可以不用背井离乡,在家门口就有高收入。
二是核心城市的打工人,完全可以去周边城市买更便宜的房子。
三是中小企业老板,尤其是偏研发性质的制造业企业,可以在核心城市建技术中心,获取一手资源,而把工厂建在周边城市,降低运营成本。
深圳有一家企业,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,把总部放在了深圳,而技术转化和生产的环节放在了汕头,节省下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,顺利通过了专精特新认定,而因为拿到了如此高的头衔,在申请汕头的技改补贴时也很有优势,获得了五十多万的奖补。
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体能获得哪些扶持呢?参考下方文章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