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关键在党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。组织要振兴,必须在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上持续用力,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。
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。新时代新征程,笔者认为,要在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上持续发力,通过党建引领探索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多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,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画实党建工作“引领线”。推进乡村振兴,各地资源禀赋不同、发展形势各异、发展要点不一,特别需要以党建凝聚集体发展共识、校准发展方向、协调各方资源。要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,完善宣贯形式,扩大宣贯范围,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;注重发挥教育引导作用,积极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和村民坚定政治信仰,提高政治能力,共同建设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,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。
拉好组织建设“保障线”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“神经末梢”。要牢牢抓住“头雁”队伍建设这个“牛鼻子”,通过内育、外引等方式,从致富能手、退伍军人、务工经商人员、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选贤用能,优选乐于办好事、能够做实事的人员,配强村两委班子,尤其要选好村支书“带头人”。要规范农村党支部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制度,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,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,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。
串起乡村振兴“协同线”。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广大群众,因此要依托党组织建设凝聚更广泛的力量。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稳步推进基层治理力量下沉到各基层党小组,面向广大村民拓宽参事渠道,充分发挥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乡贤等的带动作用,落实好各项宣传工作,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,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到家乡建设和乡村治理之中。同时,要通过党支部沟通、乡情感召、政策支持等方式,大力吸引优秀学子、民营企业家、有技能的农民工参与乡村振兴,凝聚基层治理最大合力。
搭起服务群众“连心线”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直接组织者、实施者和推动者,在工作实践中要切实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,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,主动深入群众纾难解困,做到沟通靠前一步、办事先行一步、服务多想一步,用心用情解决乡村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。创新运用新型数字技术手段,借助乡村网格化管理、数字化赋能、精细化服务等措施,畅通村民反映心声渠道,进一步拉近党群“连心线”,常态化协商处理各类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。
打造先进经验“巩固线”。要将乡村党政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实绩纳入述职评议考核内容,完善责任落实的履职评价机制。建立完善常态化督导机制,对各项任务落实情况量化赋分、评比排名,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整体提升。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,通过经验交流、擂台比武等形式,引导党员干部晒成绩、亮特色、争一流,营造锐意进取、创新实干、尽责担当的良好氛围。
[浙江湖州市局(公司)]
关键词: